CPC中文印刷社区

CPC中文印刷社区 (https://www.cnprint.org/bbs/index.php)
-   ◆- 数码印刷综合讨论区 (https://www.cnprint.org/bbs/forumdisplay.php?f=109)
-   -   一次贵与次次贵--黑白机的烦恼 (https://www.cnprint.org/bbs/showthread.php?t=310620)

4190 2019-04-27 12:16

一次贵与次次贵--黑白机的烦恼
 
黑白机已经在1000印次内跟印刷机有竞争能力了,但目前所有的黑白机都没有印刷机的可靠性和对纸张的适应性,这大大降低了竞争范围。从内心出发,机器贵点没关系,但打印成本,可靠性,稳定性还有使用寿命才是最致命的,为什么就没有厂家向这个方向发展呢?

liuyun257 2019-04-27 12:22

以后印刷越来越少了,还发展个毛。

dqmm04 2019-04-27 12:32

印刷机都几百万,复印机几十万。如果让你几百万买个复印机,肯定不现实吧。所以就把复印机做的做的经常坏,好让你更换!!比如说奥西的6320 把机器卖300百万一台,碳粉免费让你用。后期都免费。估计你肯定接受不了吧

liuqin16888 2019-04-27 12:32

海德堡/小森10000-12000的印速,是数码印刷机比不了的。

疼并快乐 2019-04-27 13:51

短板印刷还可以和胶印竞争下,量大就不要想了,你所谓的把复印机做到和印刷机一样耐用稳定是不现实的,抛开价格不说,就机器体积和重量就不好解决,如果机器体积过大,过重,是不可能放到门面房做快印的更别说办公室了

4190 2019-04-27 19:56

我现在家里就是CTP+海德堡速霸的印刷模式,数码是6台柯美数码机,300万买一台黑白机也能接受,问题是要有足够低的使用成本和足够的稳定性、可靠性、纸张适应性以及寿命。另外我还有柔板印刷和凹印,感觉就是数码机最难伺候。我的个人感觉数码黑白机应该这么造(大虾不要笑我,只是感慨而已):1;显影仓得改进,增加预选粉系统,这样把杂质和带电不良的粉删除下去有利于回收粉利用而不影响质量。2;充电部分增加空气处理和送风过滤系统,这样对空气质量要求大大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3;把转印和定影二合一,巧妙利用外转子结构,这样永远不需要换电极也运动部件少定影性能高(接触面大)。4;鼓清洁系统我试验了一下,完全可以用全空气清洁,但增加了离心分离系统和一个特殊的气泵,好处是永远不需要什么刮板了。通过以上改进各处寿命(包括鼓)大大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纸张适应性都不可同日而语了,当然还有其他的进出纸系统都得改进,就不再多说了。

wonduin 2019-04-28 10:17

静电式复印机,操作更简单、便捷,也就代表了脆弱和成本高昂。

即使成本高如风神,除了搓纸、分页这些之外,其他主要零件更换间隔都在百万印以上,毕竟没有飞达头这类高级配件。易损配件准备一套,稳定性还是可以。很多问题,主要还是保养不及时,或是修坏了。

至于成本,随着近些年产品发展,聚合碳粉、转印带、IR定影等新东西在黑白机上普遍应用,纸张适应性在进步,对配件的要求提高了,厂家也不想少挣钱,设备稳定性又要靠频繁更换零件来维持。这个差价本身应该从终端用户身上找补回来的,但目前市场环境如斯,造成这个行业尽显颓势。

一次贵和次次贵的问题,在很多产品对比上都是存在的,就像佳能和其他品牌(硒鼓),佳能和索尼(相机镜头)……数码机也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其发展本来与印刷机是并行不悖的,现在数码设备正在向传统胶印发起挑战,但主战场貌似不在黑白机和激光静电式机器上面……

yinshua0371 2019-04-29 01:12

引用:

作者: 4190 (帖子 2463703)
我现在家里就是CTP+海德堡速霸的印刷模式,数码是6台柯美数码机,300万买一台黑白机也能接受,问题是要有足够低的使用成本和足够的稳定性、可靠性、纸张适应性以及寿命。另外我还有柔板印刷和凹印,感觉就是数码机最难伺候。我的个人感觉数码黑白机应该这么造(大虾不要笑我,只是感慨而已):1;显影仓得改进,增加预选粉系统,这样把杂质和带电不良的粉删除下去有利于回收粉利用而不影响质量。2;充电部分增加空气处理和送风过滤系统,这样对空气质量要求大大降低,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3;把转印和定影二合一,巧妙利用外转子结构,这样永远不需要换电极也运动部件少定影性能高(接触面大)。4;鼓清洁系统我试验了一下,完全...

300万买台黑白机,是不是贵地的黑白打印利润空间大的多,有这钱搞个二手对开四色海德堡加个6开海德堡,所创造的利润肯定超过三两台288甚至是314了,300万整个爱将或者KM1也比黑白牛,问题能拿300万买黑白机的又有多少人。造机器的人就算造出来了好卖不就是两码事了

4190 2019-04-29 19:13

KM1我观察很久了,喷墨头寿命如何现在不得而知,耗材状况也堪忧,机器达千万级别,不是三百万能搞定的哦

kmmonster 2019-04-29 20:17

这要宏观的来看吧,胶印和复印个人认为完全就是不同的技术分支,一个水印,一个火印,科技树发展早就各自向各自的方向去发展了。
但不管胶印还是复印只是印刷技术发展其中的一个微小节点。
真正出现变革只有像木版印刷被活字印刷代替,活字印刷被凹凸版胶印代替的这种技术质变才可能发生。
或者,全面无纸张化,则印刷技术彻底消亡。

从工具的角度来看。有条件的情况下,肯定是该有的工具都应该有。做什么活用什么工具。做什么活什么工具好用用那种工具才对。
活动扳手可以拧大多数螺丝,但不代表好使,大多数时候呆扳可以事半功倍,需要的时候套筒也是必须的。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贵”是个伪命题,业务是根本,有活做,贷款还不是要上。还都要上。
在有业务的前提下,这个行业不缺机器,也不缺钱,缺的是人,从印前到印后就缺那几个老司机。

4190 2019-04-30 08:59

我个人认为我提出的几点可以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和可靠性,而增加的成本最多3万不到。个人感觉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复印机的竞争不够剧烈,主要是我们国家没有生产厂家,就像当初的电视一样,25寸的画王都卖一万多,国产后直接降到一千以下,功能还更全了

攻坚老虎 2019-05-03 08:22

国产从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造出来怎么赚钱呢?数码快印整个市场才多大?这个和笔尖钢的问题是一样的。


所有时间均为 +8,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7-04 12:48.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8.12 by vBS
Copyright ©2000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