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光下看样与日光下看样是有差异的
在生产实际中,多数是在电源的照射下工作,而每种光源均带有一定颜色。这就给正确判断原稿或产品颜色带来一定困难,色光下观色,色彩变化一般是相同色变浅,补色变暗,例如:红光下观色,红变浅,黄变橙, 绿变暗,青变暗,白变红。
绿光下观色,绿变浅,青变浅,黄变绿黄,红变黑,白变绿.
黄光下观色,黄变浅,品红变红,青变绿 ,蓝变黑,白变黄。
蓝光下观色,蓝变浅,青变浅,绿变暗,黄变黑,白变蓝。
在印刷车间,一般都选择色温较高(3500~4100K),显色系数较好的日光灯作为看样光源,但要注意日光灯略偏蓝紫色。
三:先看样张再看印品和先看印品再看样张,其结果会略有不同
分两次看一种色时感觉不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先后颜色对比反应,变化的情况见表2。
为什么会出现先后颜色对比反应呢?这是因为,先看的颜色使该色的色神经纤维兴奋,马上再看别的颜色,其它色神经很快兴奋引起色感,而先看色的色神经处于兴奋后的抑制状态,再兴奋较慢,引起了负色相反应。这种反应加上新看色的色相,形成新的色,所以改变了后看颜色。而且改变的色相还是有规律,是向先看颜色的补色方面改变。
了解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我们在实际看样时就应加以注意,这样,才能保证印刷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眼光先注视的颜色 接着再注视的颜色的变化趋向
红 黄 绿 蓝 紫 白
红 土红 绿味黄 鲜绿 青 蓝 微翠
黄 紫味红 灰黄 青绿 鲜蓝 蓝紫 微紫
绿 鲜红 橙 灰绿 紫 红紫 品红
蓝 橙 金黄 黄绿 灰蓝 红紫 淡橙
紫 橙 柠檬黄 黄绿 青蓝 灰紫 绿黄
--------------------------------------------------------------------------------
平面设计输出十大陷阱
一,RGB图未转CMYK
后果:大部分的软件(如Freehand、Pagemaker等)不会将RGB图分色,如果误用了RGB图,出来的分色软片或是只在黑版上有图,其他色版图像的部分空空如也,或是在四个色版上有等值的灰度图。
解决:如果你用的扫描机支持直扫CYMK,最好能够直接扫描为四色文件;如果你只能得到RGB,那一定不要忘记在输出之前将RGB转为CYMK。
秘诀:从文件名或是文件图标上很难看出是RGB还是CYMK,逐一打开又太麻烦。对于TIFF图来说,可以从排版或拼版软件中观察图像的预视颜色来做出判断:CYMK的TIFF图预视比较鲜艳且不自然,RGB的则是比较自然的颜色。至于EPS图,从预视上就很难区分了,在不放心的情况下只能逐一检查。
二,Freehand中字体用Heavy(加重),Pagemaker中字体用Bold(粗体)
后果:如果FreeHand中的中文字体用了Heavy,大多数情况一定会糊字;而在PageMaker中的中文字体用了Bold,则一定会是带齿的重叠字,同样PageMaker中的其他字体效果也会出问题。
解决:尽量避免用以上的效果。如果字体需要加粗,应选用相应的粗体中文字,如选粗宋体或大黑体。如实在没有相应的粗体字,则可在FreeHand中利用Fill and Stroke(填充预字边)来做,但有一个经验公式,即所加的字边不能超过原字号大小的3%。如字体本身就是粗体字,则这个比例还应更小。
三,FreeHand中用错Fill and Stroke(填充预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