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社区圈子 |
日历事件 |
2011-09-22, 00:38 | 只看该作者 #31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这套理论其实是我们公司色彩管理团队通过长期的测试和研究得出来的,当然里面涉及到了很多色彩学上面的东西。 涉及到的软件主要有 matlab profilemaker gmg\efi\cgs DotFine(这个软件可能不太熟悉,这个是新研发出来的软件,主要功能是制作网点补偿曲线的,他可以帮你指定自己的标准,而不是什么g7 pso Gmi之类的,不管是调幅还是调频,任何网点形状都可以得出一条标准的网点补偿曲线来,让印刷机达到一个最佳的颜色复制效果 |
||
2011-09-22, 08:39 | 只看该作者 #32 | |||
|
||||
高级会员
等级: 七袋长老
|
3.試驗中你是用什麽方法確定密度的? 4.dotfine做補償,它總有個目標曲綫吧?這個目標曲綫依準是什麽?這是一個固定的曲綫還是根據什麽計算出來的。 5.“中性灰是偏的”的前提是你給出了一個標準的中性灰數據,這個中性灰數據不同的方法(G7或PSO)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以某個為目標去做,自然不符合該方法相關數據 灰平衡就是偏的。但是如果你只是通過ICC去進行顏色轉換,ICC的采集有要求色域的中性灰曲綫需要和某個給定的標準一樣嗎?沒有。因為ICC轉換過程中自然包含了中性灰曲綫的轉換。 以上,還請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
心无所拘 跃然尘外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tiandiyiqi 表示感谢: |
icest (2011-09-22)
|
2011-09-22, 11:14 | 只看该作者 #33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引用:
就當我是甚麼都不懂去說吧!我想你們公司以團隊形式去工作,手頭上可否會有一些教材去解釋一下你們的工作理論,不過重點還是在深入淺出方面,因為無論甚麼理論也好,最重要還是客戶(使用者)能完全明白這套理論,所以若果你們現時手頭真的沒有這等資料,趕快去制作一下吧!更甚者這等教材對你們公司(若真的是搞色管服務)在業務推廣方面也絶對有好處! 我還想在這裡作出一點呼籲,無論大家在這裡分享甚麼技術理論的同時,也應該先想一下觀看者能夠接受和理解的程度,最好能達到深入淺出的地步,即先以觀看者為新手,以一些淺易的手法去表達至為最好,我想這也是我們論壇的宗旨,當然每個會員也不是制作這類教材的專家,但我想每個技術員也不是這類專家,但因我們這裡有五湖四海的朋友,不景會有熱心的會員作出自己的貢獻,了解完之後再作出翻譯或重述,我想最具代表性者莫過於「賣血」妹妹了!
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Ugra的UCE认可专家續期又搞掂了!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mingjkli 表示感谢: |
icest (2011-09-22)
|
2011-09-22, 12:09 | 只看该作者 #34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销售CTP设备与零配件,以及CTP显影机配套材料:过滤芯、清洗剂、保护胶、烤版胶、胶辊等等,欢迎致电18617156617 风兮,清扬;云雾兮,飞扬! 吾兮,昂扬;中印兮,悠扬! 我们的幸福在飘扬。。。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icest 表示感谢: |
mingjkli (2011-09-22)
|
2011-09-22, 12:37 | 只看该作者 #35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当然基于最小色差的密度统计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单独的测试,但是我个人认为日常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完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数据的准确性更高。我曾经对公司内部的各种油墨进行了至少半年周期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各种油墨第一手的色彩数据,然后把这个制定成标准告诉机台。至少我们机台的机长现在知道印哪种活用哪种油墨最好,哪种油墨在哪一块有不足。而且他们也承认在我给定的密度下他们追色很正常。 还有chenxiaogu老大也看到这篇文章了~他说他要上来回复咋还不上来~囧
__________________
████ 刮开有奖 |
|||
2011-09-22, 13:11 | 只看该作者 #36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引用:
|
|||
2011-09-22, 15:48 | 只看该作者 #37 | ||
|
|||
见习会员
等级: 三袋长老
|
有一本叫《高等色彩学》的书,很老了,书不大,也不厚,但里面却包含有大量的数学公式,有一些至今我也没看懂,例如“纽介堡方程”之类的东西 但还是有些收获,比如书中详细阐述了人眼的视觉原理,就有提到楼主说的椎体细胞和杆体细胞。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杆体细胞好像是感知亮度信号吧,椎体细胞感知红、绿、蓝三种波段的光比较敏感。人眼的这个结构把我们看到的色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灰度信号及可见光的明暗变化(光的本质就是电磁波,实际上也是该波段电磁波的强度变化);另一个是彩色信号。明暗变化(灰度信号)被人眼感知为事物的轮廓信息,这里举个例子,在电视上看过美军作战会议的人,应该有这个印象,“一个军官,拿着小棍子在一张放大了的黑白”照片上指指点点。。。”,这里为什么用黑白照片,不用彩色照片呢?理由很简单,灰度信息最有利于目标轮廓的识别。那么反过来也可以这么理解,当我们人眼识别出事物轮廓的时候,其实主要是灰度信号在起作用。 现在联想一下调频和调幅网在印刷品上一个显著的区别,一个有“网花”,一个没有。我个人认为,调幅网点有规律的叠加所产生的“网花”的轮廓是可以被人眼及分光光度计所感知和检查到的,尤其是加网线数不是非常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我们感知到了一些多余的灰度信息(因为原稿中并没有网花),这种多余的灰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稿饱和度。调频网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做这么一个实验,样张左边印调频,右边印调幅,密度均匀的前提下来对比色域,可以一直没机会来验证。 接着胡说: 至于说到计算补偿曲线的目标曲线,楼主所用系统是否参考固有标准或是自己计算且不说,总之,我认为这个目标曲线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的,不需要非得对照某个国际标准才能计算出补偿值。 我觉得G7给的标准也应该是个计算值吧,不太可能是个统计结果,呵呵,没证据,只是瞎猜。 在论坛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过“灰平衡方程组”,这个鸟方程在《高等色彩学》一书中也做个详细的介绍。这个方程的大概思想是: C、M、Y三色分别在R、G、B滤色片下的密度乘于各自灰平衡系数相加后,等于在对应滤色片下的黑版的密度。 我觉得这个方程的思想是和ICC分色曲线中灰成分替代相呼应的,这样保证了ICC中黑墨的产生。但这个方程运用需要求解灰平衡系数,是一件非常头大的事,而且如何将它运用于求解目标曲线,还要求解各个介调上的灰平衡系数。 在3年前,我曾想用MATLAB软件来接这个方程组,并计算出在某特定条件下,CMYK的介调复制曲线,以摆脱一味模仿国际标准的色彩管理模式,有了它,计算补偿曲线就不太难了,但数据输入时工作量太大,实验的机会也不多,进度很慢。后来工作方向发生变化,也就没再继续下去,但我始终相信,某个特定条件下的印刷介调复制曲线,也就是目标曲线一定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说的深入浅出,我认为只要是理工科类的学科,只要深入到一定程度,基本上就变成数学问题了,那么浅出来的就是些公式或方程。 此帖于 2011-09-22 16:47 被 icest 编辑. 原因: 短时间内回复需合并,便于阅览 |
||
2011-09-22, 16:21 | 只看该作者 #38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引用:
很感謝ssnsuf兄的講解,看過後對這個理論有些問題︰ 1. 為何對調幅網硬要說人眼去辦別那些網花呢?既然半色調的原理就是去愚弄我們的眼晴,看不到網點的真正形狀而感覺出不同的明暗調,那就理論上不會讓眼晴分辦出其真正的形狀,反過來說,莫非調頻網不是用同樣半色調的原理去愚弄我們的眼晴來表達明暗度嗎? 2. 若眼晴是不自制地去分辦網點的形狀,那為何不去分辦調頻網的網點,難道網點太細小?那網點要多細小眼睛才不會去分辦? 3. 若然眼睛內有這些細胞產生這樣的效果,那為何通過分光光度儀所量出來的資料再做成的色彩空跟這個理論又有何關係?莫非分光光度儀內也有這樣的細胞?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mingjkli 表示感谢: |
ssnsuf (2011-09-22)
|
2011-09-22, 18:18 | 只看该作者 #40 | ||
|
|||
见习会员
等级: 三袋长老
|
至于前两个问题,关键在人眼分辨事物的距离和尺寸上,在学校时我看到一个资料(我自己没有做过这个统计实验),在距离大约20~30厘米的距离上,0°视角,标准光源D50条件下,人眼识别物体尺寸的大小大约在50~80微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调频网点远小于这个尺寸,而调幅网点亮调或中间调网点本身很可能没这么大,但是叠加出来的网花就很可能大于这个尺寸,那么网花在特定条件下是会被人眼感知到的。当然这具体还受到观察者视力因素的影响。 我们之前遇到这样的情况,印的是一个家具的书,AM175,客户来收货,一男一女,男的觉得还不错,颜色都挺好,女的就感觉颜色“灰扑扑”的,不亮!拿近了一看,就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圈圈”!!她所看到的应该就是网花。是否有兄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刚毕业时,我做过一个小实验,有兴趣的人,也可以自己做一下,不难,但我觉得蛮有意思的。我当时用一个面积不大的四色叠印的红色平网(L值在中间调区域)剪成了两片,分别贴在面积更大一些的白纸上,以排除背景的干扰。一片放在距离约5~10厘米的距离上观察,另一片放在25~30厘米的距离上观察,然后依次问了20多个人,有机长、版房的、印前的、客户、还有我们当时的部门老大, 问他们哪个更红一些,结果比预想的要低,只有约60%的人认为远处的比近处的色块红,我原以为会超过80%。后来想想我忽略光源的因素,有在机台上看的,有在日光灯下看的,有在版房看的,还有直接在日光下看的,这些必然影响观察的效果。如果有人也想这么做,务必注意观察条件。 感谢newhang的资料,PDF看了,实际上那本《高等色彩学》就是周世生写的,他是我们印包学院的院长,呵呵!当时方程的求解我已经编出来了,但各个介调上在不同滤色片下的密度值,仍旧需要手动输入,很麻烦。而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做印刷测试的资源,毕竟印刷厂是要赚钱的,而不是给我拿来做实验的。非常感谢你的计算工具,可我现在没有测试的数据了,毕竟我现在很少和印刷机去打交道了。 此帖于 2011-09-24 00:09 被 icest 编辑. 原因: 短时间内回复需合并 |
||
2011-09-22, 21:24 | 只看该作者 #41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In FM, you print a lot of small dots. As the dots are smaller, also the ink thickness is less than in conventional AM. This might sound strange, but the thinner the ink layer, the more 'pure' the ink is transferred onto the substrate. A good example is: take a glass of water out of the ocean and hold it against the light. It will look clear and transparant. However, if you look at the ocean as a whole, it looks grayish and dirty (around here it does :-) ). That's because the small particles influence the fraction of the light and the more volume, the more particles. This influence of fraction causes desaturation of ink. In other words: by printing a thicker ink layer, you will get a less saturated result. FM dots and special AM screens such as Concentric Screening from EskoArtwork reduce the ink layer thickness, there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gamut. |
|||
2011-09-22, 21:36 | 只看该作者 #42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引用:
1、用DeltE是因为他的偏差会直接反应到眼睛,这个色差当然是越小越好了,测试的时候肯定是要小于2的(虽然小于3的色差人眼很难识别), 当然这个标准可以自己通过测试去指定; 2、确定密度之前也说过了,需要使用到那几个概念,综合去考虑了,其中包括各色相Lab值、相对反差、叠印率、中性灰等找到最好的一组数据就可以了; 3、这个很多人都会问,就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标准的网点扩大曲线就一定是ok的,其实这个标准的扩大曲线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印刷条件才可以,我们的色彩管理不局限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曲线(很简单,不同的纸张、 油墨 、加网都直接影响到网点扩大,这个肯定不能是一个标准的扩大曲线), 而且我知道很多人就是采用一个目标曲线去校正网点,效果很不理想。 其实目标肯定是有的,只是方式不同。可以这样理解,我在测试的过程中会通过Dotfine软件生成一条最适合此种加网、纸张、油墨等的一个标准。 4、中性灰的概念不存在很多标准,大概都是AB最接近0的时候是中性灰,即便是G7什么之类的,他们的中性灰标准不会离00很远,每个现成的标准ICC都是有会平衡曲线的不假,不过我们是要采集印刷机自己的ICC文件的,前提就是网点已经校正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了,只有这样最终生成的ICC中性灰曲线才会理想,如果随便拿来一个ICC(当然里面的中性灰曲线是没有问题的)转图之后网点组合是这个ICC的标准,但是这个网点组合在印刷机上面是印不出中性灰的(比如50 40 40 如果不加网点补偿曲线印刷出来肯定是偏的,但是标准icc不是偏的)我们不使用标准ICC文件,是因为客户很少有能达到标准条件和耗材的,所以需要采集自己的icc。——————说实话,我不是很理解你最后一段。 引用:
引用:
引用:
非常感谢!其实这个推断也仅是个人一个推断,有了网花肯定是会降低彩度的,至于i1能不能测量出来呢,我认为,因为数码样是没有网花的,既然我们可以通过I1等做到颜色统一(颜色统一当然也有一部分视觉意义上的颜色统一)的话,那么网花的因素应该是测量出来了。(当然这个有待于验证) 引用:
非常欣赏你这种实验精神,你要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所以非常感谢,其实不论是调幅还是调频,他的网点大小其实都很难被人眼看清楚,当然低网线的调幅除外,但是调幅网的网花确实任何一个人都能看清楚的,由于这个产生的灰度也必然会影响到彩度。 同时我们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其实这个看法可能还有其他的问题和不妥,但是至少网花会影响彩度是不争的事实,也许光学网点扩大也有影响吧,但是现在还没有做测试,剩下我们还打算做更多的测试,以期找到更好的答案,只是现在过于繁忙。 你的文件都是周世生做的,是不是西安理工毕业的啊 引用:
网花会影响彩度,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分光光度计,我是这样想的:数码打样是没有网花的,但是它却可以通过I1去跟色,而跟色是肯定要考虑人眼的,那么这个结果也可以间接的验证il的测量和人眼看到的是一致的,至于这个还仅仅是一个推测,需要验证。 其实,这个色域的问题,仅仅是色彩管理必然存在的问题,他并不影响色彩管理的测试过程,所以在做色彩管理的时候大可不必对这方面耿耿于怀。 引用:
看来是校友了,那些方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校友真是有心。 此帖于 2011-09-24 00:37 被 icest 编辑. 原因: 短时间内回复需合并,便于浏览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junheng 表示感谢: |
icest (2011-09-22)
|
2011-09-22, 22:22 | 只看该作者 #43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没有CIP4配合下,大多数测试过程中得到的ICC(特别是I1做出来的)其TVI过渡都是不平滑的,这个应用在图片转换上会造成过渡断层的。所以,在没有取得具有代表性的ICC特性数据以前,我个人意见是,不建议将这个反馈到印前作为打样或者分色的依据~ 此帖于 2011-09-24 00:38 被 icest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