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社区圈子 |
日历事件 |
2011-05-26, 20:56 | #1 | ||
|
|||
永久封禁会员
等级: 一袋长老
|
数码印刷品质量评价指标 1) 阶调复制 阶调复制指一组被复制的阶调值与原稿上相应一组阶调值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阶调复制曲线,阶调值可用密度值或网点覆盖率值表达。层次定义为图像中视觉可分辨的密度分级。阶调复制是复制工程中的灵魂,是图像层次复制和颜色复制的前提。印刷品上的网点阶调越长,层次再现越多,色彩变化越好,反之,则越少。阶调复制不正确时,印刷图像看起来是不鲜明的,缺乏应有的自然光泽,亮调不亮或缺乏反差,重要部位给人以“平”的感觉,色彩饱和度不够。 在实际印刷复制过程中阶调复制效果与操作者、原稿本身特点、印刷材料以及复制手段等有关,譬如:油墨、纸张的质量,网点形状、加网线数,纸张上油墨的实地密度和有关的印刷特性参数如网点增大、网点的定向增大、叠印和糊版等参数。在阶调复制过程中人们要求能够达到“印刷品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印刷时应当忠实地把原稿中各级调子复制出来。原稿的调子大体分为低调、中间调、高调。低调增加了,高、中调减少了,整个印刷品就偏暗。高调增加了,中、低调减少了,整个印刷品就“轻浮”。高、低调增加了,中调减少了,整个印刷品就空虚。中调增加了,高、低调减少了,整个印刷品就平淡。 2) 色彩再现 色彩再现同阶调复制一样,也是评价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理想的颜色复制应该是原稿颜色的还原,由于原稿的颜色有时会有偏离,因此,颜色复制应以满足复制要求为目的。分色过程是颜色复制的关键,颜色分解的正确,颜色合成就有基础。同时在色彩再现过程中有要受到分色条件、光源、输出材料、显影等条件的影响。定量评价颜色复制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客观上评定印刷品的颜色与景物的颜色在物理量上越接近越好。但是还未有理想设备完全代替眼睛的仪器。而人们评定颜色往往凭对景物的记忆或印象为依据,对常见物体的记忆与实物颜色往往有偏离,人们所喜欢的颜色与实际颜色有偏离,如蓝天在很多情况下不是蓝的,绿树也不一定都是绿的,这就给颜色复制带来困难。 在印刷复制过程中人们将中性灰平衡再现作为颜色复制的判断依据,在阶调范围内各区域上由三原色油墨不同比例的青、品红、黄网点所组成的灰色,在印前与印刷中将其称之为中性灰平衡数据。由于灰色区域对颜色表现的敏感性,一般情况下,当中性灰平衡数据偏离正常状态时,其灰色就会偏向某一色。因此,在整个图象复制过程中,从印前到印刷都把中性灰平衡数据作为监视生产过程的一项重要质量标准。在颜色复制过程中要求: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协调,同批产品不同印张色差小于5。 3) 分辨率和清晰度 分辨率是印刷图像对原图像细部的分辨再现能力,或图像对原景物的分辨能力。而清晰度是指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主要是影像边缘、线条边缘的清晰程度,印刷图像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图像加网线数的影响,但加网线数又受到承印材料和印刷方法的制约,所以不可能总使用最高的加网线数,也就是不可能总能获得最高的分辨率,此外印刷套印的准确性也会影响图像的分辨率。数码印刷机的分辨率都能达到1200X1200dpi,分辨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当然清晰度还受到印刷工艺过程、材料、技术等的影响。 4) 表面特征 数码印刷画面的表现质量,诸如平服细腻性、颗粒性、不均匀程度、套印误差及光泽度等,虽然不是彩色图像的主要复制再现质量指标,但却影响着印刷品的外观。印刷画面的平服细腻性、颗粒性、龟纹、斑点及不均匀程度等,会影响图像清晰度的正常再现,是能直接被视觉直观觉察的。平服细腻性与颗粒性,主要由原稿的颗粒细腻程度所决定,也受放大倍率和细微强调起始作用值(颗粒性强弱调节)的制约。细微强调起始值调节恰当,颗粒性可以有所改善,但影响层次清晰度的强调效果。加网图片的点形、网点均匀性及印刷网点质量,影响印刷画面的平服性。印刷网点质量不佳或不均匀,会破坏其平服细腻性,龟纹是由于网线角度不正确所致。从技术角度讲,除龟纹与颗粒图形之外,其他多数引起不均匀性的斑点与故障图形都可以消除。在印刷复制过程中要求: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1.0MM;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