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码印刷综合讨论区 数码印刷、数码快印、可变数据印刷;惠普HP、富士施乐Fuji Xerox、柯美Konica Minolta、柯达Kodak、理光Ricoh、佳能Canon、奥西Océ、DI等数码机的选购使用维修交流;图文店,数码印刷店经营交流。

发表新主题 关闭主题
 
查看全部 主题工具
旧 2013-08-05, 13:22     #1
岩间圣父 的头像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岩间圣父 的头像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默认 碳粉数码印刷机的墨层可以调得薄一点吗?   



像施乐、柯美、佳能的这些生产型碳粉印刷机,如何才能把它们印刷的单色实地的墨层厚度调得更薄一点?我感觉手摸上去有点厚啊!是不是调充电电压之类的来解决?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旧 2013-08-07, 08:55     #2
岩间圣父 的头像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岩间圣父 的头像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默认

引用:
作者: kcdsw 查看帖子
1,碳粉颗粒的大小
2,cmyk下粉量的多少

1是没办法了.2改了之后密度会下降.
充电电压没法用来调整墨层厚度,可用的有曝光功率,显影偏压,磁穗高度,转印电压电流等
这些碳粉机基本都可以把黑色的密度打印到2.0以上,如果我调整了你说的那些参数,是不是有可能把它的墨层变薄使其密度调整到1.7左右?这个时候实地色的墨层还是铺满的吗?机器不会是通过加网漏纸白来降低实地密度吧?请指教!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旧 2013-08-07, 08:58     #3
岩间圣父 的头像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岩间圣父 的头像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默认

引用:
作者: 疯狂的小螺丝 查看帖子
可以调整的,但是不是调充电电压,有些机器是固定的不是手动设置的,可以在输出浓度方面改变一下,降低碳粉曝光量,好像就降低了色彩饱和度咯。你说的那种粉比较厚,好像是施乐机机的亮点,
那么碳粉机有没有极限密度?是不是只要给它更大的电势差,硒鼓就能吸附更厚的墨?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旧 2013-08-09, 18:40     #4
岩间圣父 的头像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岩间圣父 的头像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默认

目前碳粉机要做到Indigo的那种墨层厚度是不可能的吧?摸上去总是感觉图文有点起伏的。即便是在硬件上做相应的调整来实现了,可能密度就跟不上了,比如不可能在实地K达到1.8的密度的同时,墨层还跟Indigo一样薄。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旧 2013-08-12, 14:04     #5
岩间圣父 的头像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岩间圣父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级别:21 | 在线时长:537小时 | 升级还需:35小时
岩间圣父 的头像
 
Uid: 116443
注册日期: 2009-09-26, 22:51
来自: 在宽巷子印刷,在窄巷子看样。
年龄: 43
帖子: 356
感谢: 74
40 个帖子获得 457 次感谢
现金: 5137金币
资产: 15137金币
声望: 18 岩间圣父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默认

引用:
作者: kcdsw 查看帖子
做不到.
indigo 电子油墨的颗粒只有1-2u
而碳粉则要大多了

kodak nexpress 倒是有通过使用clear墨层找平的功能,也就是说画面整体变高了.但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效果与未做clear之前有稍许变化,可以通过校色来弥补
看来如果颜料颗粒做不到足够小的话,想印刷得很薄是不可能的了。那么胶印油墨的颜料颗粒的大小是不是在1-2u左右呢?
岩间圣父 当前离线  
发表新主题 关闭主题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主题
不可以回复帖子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论坛启用 v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图标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律师声明:本站内容,均具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严禁镜像,违者承担一切后果!

所有时间均为 +8,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7-08 22:18.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8.12 by vBS
Copyright ©2000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
 
Copyright © 20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