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社区圈子 |
日历事件 |
2018-04-15, 21:33 | #1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
1、完全用去粘剂替代调墨油. 2、用白墨作为冲淡剂. 3、不区分防粘剂和去粘剂的不同作用. 4、不重视红燥油与白燥油的区别 在胶印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所使用的油墨进行适性调节.以适应对不同产品、不同纸张的印刷需要。对油墨进行适性调节。是通过在油墨中加入适当辅助料加以实现的。由于人们对辅助料认识的不尽相同或抱有偏见,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很可能进入某些“误区”,产生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一、完全用去粘剂替代调墨油 在生产过程中.当印刷大面积实地版时.油墨在墨辊传递过程中不易被打匀或者发生纸张“掉毛”、印品粗糙现象时。一般是油墨粘性过高所致。 去粘剂及调墨油都能降低油墨的粘性,但它们的性质不完全一样。去粘剂在降低油墨粘性的同时也具有抑制油墨干燥的作用及降低墨层与纸张粘着力的性质。调墨油在油墨中,能起到降低油墨粘度和增加油墨流动性的作用.可对墨层干燥速度虽有影响但不甚明显。如果在油墨中一味添加过量的去粘剂来达到降低油墨粘度的作用,很可能产生“印逑不干”或墨层“粉化”的现象。所以在添加去粘剂时要注意“量”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使之保持在适当的比倒之内.并同时增加干燥剂的用量.以避免产生上述不良后果。 二、用白墨作为冲淡剂 个别色墨需要在原墨中加入冲淡剂使之成为浅色墨,这种冲淡剂应具有无色透明的性质。亮光浆及维利油均是较为理想的冲泼剂,它具有不改变原墨色相但能改变原墨深浅的作用。 如果把白墨作为冲淡剂使用.是不妥的。因白墨具有白色的色相,它会改变原墨的色相使原墨趋向白嫩的玉色墨而并非成为浅色墨.这就有悖于操作者需要浅色墨的原意。且在胶印过程中.如果油墨中白墨成分过多,因白墨颜料颗粒比重大,在油墨输送过程中会发生颜料颗粒堆砌在印版或橡皮布上.而引起印迹粗糙的弊病。 三、不区分防粘剂和去粘剂的不同作用 油墨中加入防粘剂,能起到防止或减轻印刷后的纸张表背面粘脏问题。而去牯荆是降低油墨粘性,它主要是在印刷时油墨转移的过程中发挥其作用的。如果不加区分地把二者混为一谈,很可能产生出其它问题。 假若为了防止纸张表背面油墨粘脏而在油墨中加入去粘剂,去粘剂的“不干”性质会使印品墨层干燥时间延长而适得其反地使纸张表面而更易粘脏。 另一方面.如果为了降低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粘性而加入较多的防粘剂,它不但不能很好地起到降粘作用.还会使油墨“粗化”.使之失去光泽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四、不重视红燥油与白燥油的区别 红燥油(又称钻燥油)和白燥油(又称燥油)虽然都是油墨的干燥剂,但由于二者各自组成的成分不同.使其对璺层的干燥形式也不尽相同。 油墨中加入红燥油后能使墨层表面氧化结膜的速度大大加快即在墨层表面快速干燥。但红燥油却不能促使墨层内部的干操速度有较大的提高。白操油具有促进墨层全面干燥的性能,当油墨中加入白燥油后,墨层表面和内部的干燥速度都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使用干燥剂的时候。必须注意其二者干燥形式的区别。例如。对于墨层表面干燥而言。红燥油优于白燥油。但如遇印刷墨层较厚的实地版或纸张由于酸碱度的关系本身对墨层的干燥性能不佳的时侯,倘若操作者单纯地使用红燥油作为墨油干燥荆,很可能出现墨层表面已干但内部不甚干燥的状态。这样的印品,在遇有外力搓擦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地把墨层擦掉使印品留有被搓擦的痕迹而影响产品质量。 另外,在印刷金墨、银墨而需要添加干燥剂时.一般应使用红燥油而不宜添加白燥油。因为白燥油与金墨、银墨结合后.具有使原有墨色趋于灰暗的倾向.这样印品就会影响金、银墨的光泽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