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社区圈子 |
日历事件 |
2007-12-06, 19:33 | #1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进行印刷质量管理(一) 前言 彩色印刷品是由多种颜色油墨重叠而成,因此对油墨密度及网点变化的控制,是印品质量管理的关键,更应贯穿制版、印刷的全过程。晒版、打样、印刷中应用的控制条和密度计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可以对彩色印刷品进行系列的品质测量和生产过程监控。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目前许多企业都在推行ISO 9002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各工序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和数据化。而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质量管理法,是实施标准化、数据化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新途径,更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笔者30多年来,在印前工艺流程中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进行标准化和数据化质量管理,尝到了甜头。控制条、密度计使质量管理有了科学的依据,使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有规可循、有范可就、有数可依,并逐步替代了单凭经验来定性的工作方法,同时减少了上、下工序许多相互扯皮的现象,从而保证了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 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新××刷厂就曾把制版工段实施的控制条、密度计质量管理法推广到印刷车间,并应用在《人民画报》的印刷上。最初,由于《人民画报》的开本尺寸大,没有地方放置控制条,为此,特地和出版社商量,将画报尺寸改小一些,留出放置控制条的地方,对印刷质量控制起到很好的作用。最近笔者在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已全面推广应用印刷质量控制,无论是高档画册,还是一般产品,全部采用控制条和密度计进行数据化管理,印品墨色从开机到结束,从这一批活到下一批活都保持一致。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进行质量管理,采用IT8.7/3标准色标及分光光度计进行自动化色彩管理,已是一项势必推广应用的基础管理工作。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先进和落后地区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进行标准化和数据化质量管理的差距很大,因此,亟待推广应用,普及提高。 应用现状 多年来笔者走南闯北,深入印刷企业,了解到我国印刷企业应用控制条、密度计进行质量管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制版、印刷公司对质量管理的要求非常严格,都一丝不苟地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进行标准化和数据化质量管理,并采用IT8.7/3国际标准色标文件和X-Rite密度计和分光光度计进行自动化色彩管理,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使印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2.有些制版、印刷公司虽然有控制条和密度计,但有的控制条本身不标准,是经过多次反复拷贝制成的,因此,无法作为标准测试工具。有的密度计没有进行标准校正,有的密度计损坏了没有及时修理,也都无法测量出正确的密度和网点数据。 3.有些制版、印刷公司有控制条但不会用,不了解控制条的各种功能及其作用。有的购买了高档密度计不用,束之高阁,仍然凭老师傅的经验看墨色,从而造成打样和印刷的墨色深浅出入较大。例如彩报印刷时,红色或黑色的报头字,在开机、中途和结束3个时刻的墨色深浅不一致,而且差距相当大。如果能够制定报头字的实地密度值标准,用密度计按规范的数据进行测量,一定能取得前后比较接近的效果。 4.有的公司,甚至一些省市地区的著名印刷厂,并没有将控制条、密度计应用在所有产品上,而用在重点产品上,理由是怕麻烦。 5.还有许多公司根本不用控制条和密度计,全凭老师傅的一些经验来监控质量。 笔者认为,按照中国国情,印刷质量控制应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在印前系统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质量管理法,第二步推广到印刷环节。但印刷采用控制条、密度计质量管理法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内地的画册、期刊、杂志设计的规格尺寸,没有放置控制条的空间,只有在与出版社、设计部门沟通改进后才能实行,但现阶段我们可以做到: 1.制作出由控制条、色标、梯尺、图像等组成的标准化测试文件,如海德堡印刷机调机时的标准测试文件,对印刷机及其采用的油墨、纸张、压力等印刷适性条件进行标准化测试,取得标准工艺参数。一是作为在实际生产中的对比参考,二是作为半年或一年进行机器调试的标准。 2.彩报印刷方面,人民日报印刷厂推行的标准化、数据化质量控制方法很好,值得推广应用。该厂通过在胶片上加带检测网点梯尺,控制从出片到晒版的网点还原;通过在报尾上加检测点,控制印刷中的网点增大和灰平衡。 目前人民日报印刷厂是通过在发排模板上自定义一个由0%、3%、5%、25%、50%、75%、98%、100%组合而成的8段梯尺,来检测和控制从出片到晒版过程中的网点变化。出片时将其设置在有效印刷面积之外,晒版后正好能弯在挂版处,一旦发生产品事故,还可以进行事故分析。0%和100%实地检测胶片的灰度和密度;3%、5%、98%网点用来目测出片、晒版的深浅;25%、50%、75%网点用来检测线性。按照出片质量标准,胶片线性误差应小于2%;按照彩报晒版质量标准,3%~5%网点应出齐,50%网点晒出版后应在46.5%左右。当胶片线性误差大于2%时,98%网点糊死,3%网点发花,而50%网点又正好黑白各一半,因此,很容易判断出片质量和晒版质量。加上25%和75%网点对应,则可通过测量比较,准确地控制高光、中调、暗调的网点还原。 印刷中的网点控制是通过在报尾加检测点来实现的。目前,在报尾设置了3组检测点,包括两边各一组Y、M、C色实地+灰色和中间一组50%网点的Y、M、C色+灰色,用来检测和控制印刷中的各色实地密度、网点变化和灰平衡,从而实现了印刷通过梯尺控制条对网点、密度和灰平衡进行质量管理,向标准化、数据化管理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改变了以经验为主的旧的质量管理模式,同时也为印刷厂解决经常因质量问题与客户发生的纠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推行这一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印刷机机型不同,滚筒及印刷面积也不同,加上各报版心设定极不规范,因此,检测梯尺的位置设置比较困难。目前,只能在产品和所用机器都比较固定的活件上使用。二是客户能否认可报尾加检测点的问题,只能通过协商逐步解决。如果把版面设计同检测点的设置结合起来进行,如固定的灰线做成中性灰以掌握色调;固定的报眉或刊头用固定色;固定的网点用固定的网点成数等,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控制条、密度计质量管理法,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布鲁纳尔(Brunner)控制条和乌格拉(UGRA)测试条及密度计的功能、作用及应用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
2007-12-06, 19:38 | 只看该作者 #2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控制条种类比较多,我国国家印刷标准推荐采用布鲁纳尔控制条,作为国家印刷行业使用的质量控制工具,在国内常用的还有GATF号码信号条、FOGRA测控条等,无论选用哪种控制条,它们都有共同的测量元素,帮助监控生产过程。下面简要介绍布鲁纳尔控制条的功能及应用方法。 1.结构组成 布鲁纳尔控制条用于打样和印刷的实地密度、网点增大、网点变形和印刷反差(K值)的测量和计算,既可用于密度计测量,也可用于目测。其先后有几种版本,但目前多数采用最新的具有7个控制段的版本,如图1所示。 图1-1所示为实地色块段,图1-2所示为75%细网段,图1-3所示为50%粗网(10线/厘米)段,图1-4所示为50%细网微测段,图1-5所示为细线与小网点控制段,图1-6所示为灰平衡观察段,图1-7所示为25%的细网段。 2.功能及使用方法 (1)实地色块段,如图2-1所示。 功能:①测量打样、印刷的实地密度和油墨的上墨程度;②测量、计算三原色油墨的三大特性,即色偏、带灰和效率。 用密度计测量时,布鲁纳尔建议采用窄光带、非偏振密度计(测量孔径不小于3.5mm)。 控制四色油墨的最佳实地密度值,不仅是打样和印刷数据化色彩管理的核心,也是整个复制过程数据化色彩管理的核心。因为实地密度(墨层厚度)对样张和印刷品的质量影响极大,实地密度过大,则网点增大多,印品粗糙;实地密度过小,则色彩饱和度不足,因此必须达到实地密度最佳点。简言之,最佳实地密度,即在75%~80%网点区的网点增大最小或在合理的增大范围内的前提下,达到的最大实地密度值,也就是在K值最大时的实地密度为最佳实地密度。因为反射密度测量,其墨层厚度和密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墨层的吸收特性取决于油墨色调、墨层厚度和油墨色料的性质和密度。基本上,当墨层厚度逐渐增加时,密度也随之上升,但当墨层厚度到达一定限度,一般达到10μm厚度时,已基本处于墨层饱和状态,此时密度也不能再上升。 有代表性的打样、印刷湿墨层的实地密度规范。在实际打样和印刷过程中,不但要采取一切工艺技术措施达到最佳实地密度值,还要做到实地密度的一致性。例如打样,一要做到5张标准样张的四色密度一致;二要做到左、中、右密度的一致,误差为±0.05D。又例如印刷,要做到一种产品和印件,从开机印刷到中途至最后印刷的墨色一致,这都需要通过控制条和密度计测量,才能获得。 (2)75%网点段,如<1-2所示。 功能:①测量75%网点区的网点增大;②测量、计算印刷相对反差值(简称K值)。 印刷相对反差值能代表印刷质量,表示暗调层次,其计算公式反映了实地密度与网点密度之间在实地密度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差效果。布鲁纳尔控制条是用实地密度与75%网点区的网点密度比较,来达到最佳实地密度值和暗调区域的层次,优质的打样和印刷必须控制K值在最佳的范围内。K值大,说明实地密度足,色彩饱和、鲜艳,75%网点区的网点增大少,暗调层次丰富;反之,说明实地密度不足,色彩不饱和,75%网点区的网点增大多,暗调层次并级。 实践证明,提供优质的印刷适性,采取各种工艺技术措施,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都是为了达到最佳的K值,从而保证打样和印刷的高质量,所以说控制K值在实际生产中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K值的计算公式:K=(DV-DR)/DV,其中,DV为实地密度值,DR为75%网点密度值。例如:M色实地密度为1.50,75%网点密度为0.85,代入上述公式:K=(1.50-0.85)/1.50=0.43。有代表性的高、中、低档产品的K值参考数值,如表2所示。 (3)50%粗网段,如图2-2所示。 50%粗网段是由网点面积为50%的10线/厘米的网点组成,其作用一是视觉直接观察网点增大和减小的变化;二是与50%细网段进行测量比较,计算出50%网点区的增大值。其结构是以粗、细网点相对比的原理,在粗、细网点总面积相等的基础上制定的,其线数比为1∶6,即一个50%的细网点的周长是粗网点的1/6,一排6个细网点的周长相加等于一个粗网点的圆周长度,6排细网点的总和是粗网点的6倍,因而,网点增大要大6倍。在相同条件下,细网点的增大就很多,因此,以50%粗网段为基准,取粗、细网两者密度之差,即可求出打样、印刷50%网点区的增大值。 ①50%网点区增大值公式 50%网点区的增大值=(细网段密度-粗网段密度)×100%。如果测得50%粗网段密度值为0.30,50%细网区密度值为0.45,代入上述公式:50%网点区的增大值=(0.45-0.30)×100=15%。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准确,很适合现场管理。 胶印工艺中,网点增大是不可避免的,不管墨层密度如何,都会有网点增大。当前我国多数印刷厂的师傅只重视看墨色,而不重视网点质量和网点变化,实际上控制好打样、印刷网点增大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特别是控制50%网点区的网点增大。目前要协调解决打样与印刷的一个问题是,打样不能盲目追求50%网点增大越小越好,有的公司只增大3%左右,结果打出的样张,最好的印刷厂也追不上。所以应该规范打样网点增大在10%左右,如果印刷适性条件好,则规范打样网点增大在20%以下,18%左右是最理想的。这样就解决了打样与印刷之间的矛盾。 ②网点增大的定义 在《SWOP》(《美国卷筒胶印印刷出版指标》)一书中,网点增大被定义为胶片网目调网点与PS版上印刷成品的网点在某区域的增大百分比。公式为:网点增大=实际网点面积-胶片上的网点面积。 ③网点增大的种类 网点增大可分为两种:机械性网点增大和光学性网点增大。在实际生产中,两种网点增大结合起来控制打样和印刷质量为佳。 a.机械性网点增大。印版网点面积上的油墨在向承印物表面传递过程中,由于受压力挤压,向四周铺展,使承印物上的网点面积覆盖率比印版上的网点面积覆盖率有所增大,这种网点尺寸在物理上的变化叫做机械性网点增大。机械性网点增大与机器性能、橡皮布、衬垫物、油墨特性、润版液、纸张表面的平滑度等有关。 这种网点增大均发生在网点边缘,布鲁纳尔称之为边区理论。50%以下的黑点变化在外边缘上,50%以上的白点变化在黑圈的里圈边缘上。也就是说,这种网点增大的多少取决于网点四周边缘的长度,网点边缘越长,增大越多。 |
||
2007-12-06, 19:42 | 只看该作者 #3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一是5%~95%的网点大小不同,其边缘长度也不一样,所以网点增大不同。用玛雷-戴维思(Murray-Davies)公式计算网点增大,可以看出,50%网点边缘最长,所以增大最多。 二是细网线网点的外边长度大于粗网线网点的外边长度,所以细网线比粗网线的网点增大多。例如:175线/英寸比150线/英寸的网点增大多,200线/英寸比175线/英寸的网点增大多。 b.光学性网点增大。光学性网点增大完全是由光反射作用引起的,打样和印刷时人们视觉所看到的和反射密度计显示出来的密度,在75%~80%色调值范围内的网点增大是相当大的。光学性网点增大,是在网点墨膜的边缘部分入射光散射,在纸张内部反射,从网点外侧作为带墨色的光反射回来的效应而产生的,光学性网点增大取决于油墨的透明度和纸张的平滑度、吸收性能等表面状态。 因为人的目视只能看到表面的网点增大,但玛雷-戴维思公式同时考虑到机械性、光学性的网点增大。爱色丽密度计使用玛雷-戴维思公式,自动计算网点面积与网点增大情况。玛雷-戴维思公式:网点面积=[(1-10-Dt)/(1-10-Ds)]×100%,其中,Dt为网点密度减去纸张密度,Ds为实地密度减去纸张密度。 (4)细网点微测段,如图2-3所示。 细网点微测段也叫超微测量元素,是布鲁纳尔系统的核心部分。细网段由60线/厘米的等宽折线组成,其总网点面积为50%,细网段用等宽大十字线将细网面积一分为四,每1/4面积网点的形成完全相同,但方向各异,其主要功能如下: ①每1/4格的外角均由6线/毫米的等宽折线组成,作为检查印刷时网点有无滑动变形和重影。如果样张的四角的线条变形,则说明印刷的网点出现了滑动。横向滑动,竖线变粗;纵向滑动,横向变粗,反映很直观。 ②靠近十字线横线第一排有13个网点,靠里边的一排网点是由大到小的小黑点,旁边与之对应的是12个由大到小的空心白点,其分别为0.5%、1%、2%、3%、4%、5%、6%、8%、10%、12%、20%,阳点与阴点对应排列,如图3所示。 判断晒版、打样、印刷的网点变化,可用25倍放大镜观察,如用PS版晒版,能晒出10个小黑点,则2%的小网点齐全。标准的晒版曝光和显影,应达到阴阳点对应出齐。打样、印刷时,在没有密度计的条件下,可用目测网点增大数据,观察小白孔留有几个透亮,说明网点增大多少。如果12个小白孔全糊死,说明网点增大20%。如果10个小白孔糊死,留有2个小白孔,说明网点增大15%;留有4个小白孔,说明网点增大10%。一般打样规范应保留4个小白孔。 ③每1/4图块中有4个50%的标准方网点,用于控制晒版、打样、印刷时版面的深浅变化。50%的标准方网点如果搭角大,则网点增大;反之,如四角脱开,则网点缩小。 (5)细线与小网点控制段,如图4所示。 细线与小网点控制段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6mm×7mm的面积内分为6格,格内以15线/英寸网点的0.5%、1%、2%、3%、4%、5%的细小平网点依次排列。晒版、打样和印刷时,可根据本公司的印刷适性,规范小网点再现数据。一般产品晒打样版规范为2%小网点出齐,晒印刷版3%小网点出齐。二是由精细的横线、竖线组成的分辨力线纹检测标,分别为6μm、8μm、11μm、13μm、16μm 5个区段,用于检测晒版的曝光、显影标准和PS版分辨力。一般晒打样版规范为6μm不出,8μm出齐,与之对应的2%小网点出齐。一般晒印刷版规范为8μm不出,11μm出齐,与之对应的3%小网点出齐。 (6)灰平衡观察段,如图1-6所示。 在6mm×7mm的面积内,由50%C、41%M、41%Y 三色叠加组成的灰平衡段,排列在50%的黑网点块旁边,可以用视觉观察三色叠印后的灰色调与旁边黑网点的灰色调相是否一致或接近。 (7)25%网点段,如图1-7所示。 用于检测1/4亮调区的网点色调变化,并可以与50%、75%网点块联合绘制出这个区域的网点增大曲线。 综上所述,布鲁纳尔控制条设计精细、反映灵敏,既可用密度计测量、计算各项参数,又可用目测确定各项数据。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测试工具,规范工艺参数,进行数据化管理,质量就能稳定和提高。 |
||
2007-12-06, 19:44 | 只看该作者 #4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现在国内外都采用乌格拉测试条,可用放大镜目测观察。 1.结构组成 乌格拉晒版测试条分为5个控制段:①连续密度梯尺段;②阴阳微米等线同心圆线圈段;③全阶调网点段;④重影控制段;⑤高光、暗调控制段。如图5所示。 2.功能及使用方法 (1)连续密度梯尺段:共分为13个梯级用来控制曝光量和显影,正确的曝光和显影是根据本单位的晒版适性条件,通过实验测定而获得。一般情况下,晒打样版规范为第3级,密度为0.45D出影,密度为0.30D晒掉;晒印刷版稍晒浅些,规范为第4级,密度为0.60D出影,密度为0.45D晒掉。 (2)阴阳微米等线同心圆线圈段:由12个阴阳微米等线组成的同心圆线圈,分别为4μm、6μm、8μm、10μm、12μm、15μm、20μm、25μm、 30μm、40μm、55μm、70μm,用于检测晒PS版时的曝光和显影情况,一般规范为,晒打样版6μm阴阳线对应出齐,晒印刷版8μm阴阳线对应出齐。 (3)全阶调网点段:由10%~100%,级差为10%的平网组成,分上下两行排列。用于测量晒版、打样和印刷的网点转移情况,并可绘制出胶片网点与晒版、打样和印刷网点变化曲线图。 (4)重影控制段:由线宽60线/厘米、 面积率60%的细线条组成,它分为4小块,以0°、45°、90°三个角度排列线条和由1/4的D小块中,以两边90°、中间小方块45°、上下90°的小短线排列。用于控制晒版抽气气压程度,以及目测晒版网点滑动和重影方向。 (5)精细网点段:由高光小网点与暗调深网点对应排列。 作用于精确控制晒版曝光和显影的准确性,高档精品印件、优质的PS版和高档的晒版设备,及正确的曝光、显影,规范为1%小网点出齐,99%的小白孔透亮。国内大多数高档印件,优质的PS版和晒版条件,晒打样、印刷版规范为2%小网点出齐,98%的小白孔透亮。 |
||
2007-12-06, 19:47 | 只看该作者 #5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1.密度计的种类 密度计分为透射和反射两种,透射密度计主要用于测量透射原稿的密度、照排输出胶片的密度和网点百分比,并用于照排机的线性化作业;反射密度计主要用于测量反射原稿e度和打样、印刷品样张的各种颜色的实地密度和网点面积、网点增大、叠印、印刷反差、色调偏差,以及测量、计算油墨的三大特性,即色偏、带灰、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度计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国外制造的密度计种类和型号繁多,如美国爱色丽公司的新型密度计X-Rite 500系列分光反射密度计,其增加了许多功能,不仅可以测量密度,还可以测量不同颜色空间的色度值、色差值、网点面积、K值、叠印率、色误差和灰度,还可以和计算机联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等。如图6所示。 一般情况下,密度计型号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密度计特性,如T代表透射,R代表反射,D(M)代表密度计,O代表网点面积测试仪,TR代表透射、反射两用,OT代表网点面积透射密度计,TD代表透射密度计,RD代表反射密度计,密度计型号后面的阿拉伯数字是该密度计的产品序号。 国产密度计的型号有两种:第一种为CMF,代表彩色反射密度计;第二种为CMT,代表透射密度计。 2.密度计的测量原理 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和印刷人员目测检定原理极为接近。光电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源、滤光器形成光路,从而将所测样张的光量透射或反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将透射或反射过来的光线按强度不同转换成相应强度的光电流,在模数转换之后,再通过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从而得到透明胶片或反射印品的密度值。 (1)反射密度计的测量原理 稳定的照射光源通过透镜聚焦而照射到印刷品表面,其中一部分光线被吸收,吸收情况取决于墨层厚度和色料密度,未被吸收的光线由印刷纸张表面反射。透镜收集与照射光线成45°角的反射光线,并传送到接收器,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量转变为电量,电子系统将此测量电流与基准值(绝对白色的反射量)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值计算所测量墨层的吸收特性,测量结果以密度单位显示于屏幕上。 (2)反射率与密度的关系 反射密度计测量反射率,然后运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密度值:反射率=反射光/入射光,密度= lg(1/反射率)。 3.密度计的校正 密度计在使用前,首先要在随机配备的标准白板上校正调零。标准白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完全白色的硫酸镁反射表面,将密度计调零意味着把密度计调整到标准的低密度值。 密度计调零后,有时还要调节密度计的斜率或高密度值,也称全面校正。全面校正时密度计需要对黑筒或黑暗空间进行测量,使高密度值与黑筒或黑暗空间密度相等。高、低密度的校正,确定了密度计输出值的量程范围,如0~3.00D或0~3.50D范围等。 密度计的校正周期可根据使用情况而定,一般应每天校正一次。注意校正前要确保校正白板干净清洁,校正后要将校正白板放在干燥无尘处,并避免阳光照射。 4.密度计测量油墨特性 用反射密度计测量、计算油墨的三大特性,即色偏、带灰和效率,有很大的实用性。一是用于测试购入油墨的品质及其稳定性。由于当前油墨品种多,每批生产的油墨质量不稳定,存在色偏、带灰成分不一致等现象,造成印刷颜色不能准确还原。二是为印前图像色彩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例如,现在大多数印刷厂用的品红墨是洋红墨,墨色偏黄,用其组成大红色(M100%+Y100%),会偏黄,因为洋红墨里偏Y50%多,若将配方比改为M100%+Y90%,则能正确再现大红色。又如设置紫色(C100%+M100%),结果印品的紫色会变黑,因为洋红墨偏黄,青墨偏红,若将配方比改为C90%+M75%或C90%+M80%,则紫色就显得鲜亮。 笔者的经验是,在进行图像色彩处理之前,必须首先了解该产品所用油墨的色偏、带灰等特性,在设置色彩时加以补偿。 测量、计算方法: 黄、品红、青是三原色油墨,分别是色光三原色蓝、绿、红的补色。理想的三原色油墨,应该吸收可见光光谱中1/3的光谱段,反射另外2/3的光谱段,但是,实际上这种理想油墨是不存在的,由于油墨对这两部分光的吸收情况不一致,结果产生了灰度;而且,两种反射光已经不再相等,色调也产生了变化,这就是油墨的色偏差。至于带灰,可以理解为该种彩色油墨中含有的黑墨成分,色偏和带灰能帮助监控油墨纯度。 效率是表示油墨的纯度,即原色油墨的色偏程度。带灰成分少,墨色的纯度就高,效率就高。一般Y墨的色偏、带灰最少,效率最高。 计算公式:色偏=[(M-L)/(H-L)]×100%;带灰=(L/H)×100%;效率=[1-(L+M)/(2×H)]×100%。其中,L为R、G、B滤色镜中所测得的最低密度,M为R、G、B滤色镜中所测得的中间密度,H为R、G、B滤色镜中所测得最高密度。 5.密度计测量色彩的优点 笔者几十年来采用密度计进行数据化色彩管理,受益匪浅,体会到有5大优点。 (1)色彩受人们视觉主观的影响很大。每个人对颜色的感觉都不同,密度计测量可提供一个客观的分析,克服因人而异的弊病,从而统一了大家对墨色深浅判断的标准。 (2)光源和环境对视觉测色影响极大。在窗内与窗外看色不一样,在印刷车间与办公室看色不一样,而用密度计测量,则不受环境影响。 (3)保证打样及印刷生产质量。密度计测量在打样、印刷中非常重要,在生产过程中,颜色密度深浅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了密度标准,通过测量,可以有效控制密度的深浅变化,从而保证墨色深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打样、印刷制定质量标准,采用密度计进行数据化管理,可以提供不同地区、不同厂家的印刷作业人员监控生产过程,达到墨色深浅一致的效果。 (5)颜色档案。实现数据化已成为印刷质量管理的前提,制定的标准颜色数据可以记录档案加以保存,供下一批印刷时调出使用,这就避免了保存的样张在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样张颜色退色而造成每批印刷颜色不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