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弱弱问一句,请问载体是什么?内置的服务器和外置的服务器有什么区别?
|
引用:
|
今天把彩色载体都换了(黑色没有换),特意注意了这些参数
L Detect Initial Auto Adj. YMC 1/1的参数 Y 171 C180 M 175 K166 1/2 Y156 C163 M160 K153 1/3 Y147 C152 M150 K147 做完L Detect之后,马上就去看了一下50P12-15 158 156 133 189 供大家参考。 |
引用:
我在北京 柯美展厅里有台还算新的C500 就是他们卖机器打效果使得 我这边打出来的东西 和展厅里打出来 不相上下 我的两台机器都是买的新的 用到这个程度的 现在第二转引棍还没换新的 不过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了 况且这台C500服务器还是内置的 |
引用:
这个数值应该是正确的, 请问换的是什么载体? 铝薄包装的?大概价位? 这两天也换了载体,其中彩色的1/1均超出, 最高的到了248, 而且颜色偏淡, 正郁闷中......... |
引用:
看看25模式里面的,5-0~3和7-0~3,确认都是0,然后做一次全套的自动调整,包括Gamma和Toner。 |
引用:
包括 Toner? 是Toner refresh吗? 这样不就把载体里面原来的粉清掉了吗 ? 另外gamma是做了, 5和7里面均为0, 严重怀疑目前市场有假载体(至少不是C500专业载体)在售,大家小心! (特征: 色淡, L检测后值偏高较多) |
引用:
每次校色之前要调整。有的时候机器不稳定的时候,一次调整后效果不好,gamma和Toner要多做一次。 |
可不是简单的均匀一下,是要消耗掉一部分旧碳粉并添加一些新的碳粉.
|
楼上说的有一些精彩的论述,
不过不用把L检测弄的太复杂! 说简单点L检测值就是控制下粉量的: 实际操作中有几点需要要注意一下: 1、换新载体要清相应的零件计数器,清好后再做L检测; 2、L检测值过高过低肯定是不正常的,造成下粉量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图像白斑或底灰,甚至飞粉。 3、漏载体如果不是载体老化就是下粉量太小,粉少则会消耗载体,载体间的摩擦也会增大,造成载体提早失效。 4、某一颜色过淡,加点粉再做一次,掌握一个量,宁少勿多,多做一次检测即可,实际中不用拘泥于厂家公告,但遵循厂家标准操作对延长机器和零件寿命肯定是可以的。 5、图像质量好坏并非完全取决于L检测值,同时高压参数,零件计数均会影响到L检测调整值的高低。 好晚了,聊到这... 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交流讨论一下,建个群可能会更方便和实时解决一些问题!!! |
引用:
看来您对L检测和toner refresh还是存在一些混淆的概念, Toner refresh中文名叫碳粉更新, 在一次的toner refresh中, 会消耗掉相当于8张彩色全色页的墨量, 并非只是简单搅匀的概念. 在做完toner refresh之后再去做L检测, 无外乎是向载体中注入了新的墨粉, 理论上是做L检测前不应做的项目. |
引用:
L检测原则是换载体的时候才做一次。Toner Refresh是可以经常做的,保证碳粉的均匀度和浓度。机器正常状况下,这两个动作是完全不相关的。 |
引用:
|
呵,大家只是在这里探讨问题,交流经验而已,具体的操作和调整还是在于个人掌握一定技巧和资料的前提下才对进行这些调整。
|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交流,更方便的买卖,为了不影响论坛的版面和管理,希望能发布一个qq群号,希望不要封杀我啊!
c500技术交流群:****** 请注明:cpc |
所有时间均为 +8,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7-06 11:55.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8.12 by vBS
Copyright ©2000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